首页 > 诗文 > 吴师道的诗 > 庐山纪游赠黄伯庸

庐山纪游赠黄伯庸

[元代]:吴师道

昔闻匡庐名,今睹雄秀姿。我舟薄其趾,阴雨深蔽之。

平生洁清念,谅受庐君知。宁辞三日淹,未恨一见迟。

邂逅得佳士,欣然即追随。时云散诸峰,攒青逗参差。

五色太古色,相对心融怡。披衿寻鹿迹,抉洞徵贤祠。

风雩杳馀韵,书台抗层基。前瞻辨五乳,仰顾指狻猊。

却招白鹤仙,下瞰神龙陂。飞桥度三峡,舣棹凌深危。

喷涛电雪眩,转石雷霆驰。薄暮不可留,淅淅山风悲。

明发开先游,寒溪涉清漪。入门双剑色,夹道万虬枝。

飞虹泻青嶂,漱玉下深池。竹亭夐幽阒,四壁多残碑。

出林送落日,踏月仍遨嬉。移舟星子湾,回首烟雾时。

归来记所历,一一天下奇。兹山信绵邃,览胜犹多遗。

简书属有程,逼仄嗟绊羁。悠悠此时路,依依后来期。

巢栖云松间,瓢饮涧水湄。昔贤有高躅,安用微官为。

吴师道简介

唐代·吴师道的简介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 吴师道的诗(129篇)

猜你喜欢

述怀五十三首 其三十三

明代周是修

朔风号海甸,十月雪漫漫。画戟攒云暗,铁马蹴冰寒。

但顾主恩重,宁论北伐难。汉宫抵疏勒,敌骑净皋兰。

题李卫公待渡图

清代李锴

太原公子方隶军,药师却渡黄河津。津头萧萧风雪暮,亦是寻常行路人。

惊龙怒虎易形似,难画英雄当此际。常山太华隐欲动,千尺光芒垂至地。

献姚石甫先生即以赠别 其二

清代龙启瑞

未了看山愿,城西住少时。梦犹京阙恋,归为友朋迟。

黄叶声中酒,苍葭阁上诗。东瀛一回首,挥涕万人知。

咏贯华阁

王镜寰

为傍岩腰筑一椽,好留遗迹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侧帽填词韵事传。

塔影写残衔岭月,钟声穿破隔溪烟。吟诗结社人伊往,且访高僧学坐禅。

泊舟都梁亭二首

宋代张耒

微春已动陈根绿,晴日初流大泽澌。

客路苦寒惟饮酒,老年便暖屡添衣。

季夏游西山忆旧

玄烨

寻芳踏绿野,万紫迷深溪。地远峰头阔,山高水势低。

飞花疑旧梦,烟柳促新题。沙暖鸳鸯睡,萋萋草满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