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黁公诗后(并叙)
[宋代]:苏轼
过加禄镇南二十五里大许店,休焉于逆旅祁宗祥家。
见壁上有幅纸题诗云:满院秋光浓欲滴,老僧倚杖青松侧。
只怪高声问不应,瞋余踏破苍苔色。
其后题云滏水僧宝黁。
宗祥谓余,此光黄间狂僧也。
年百三十,死于熙宁十年,既死,人有见之者。
宗祥言其异事甚多。
作是诗以识之。
黁公本名清戒,俗谓之戒和尚云。
黁公昔未化,来往淮山曲。
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
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
我来不及见,怅望空遗躅。
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
皆云似达摩,只履还天竺。
壁间余清诗,字势颇拔俗。
为吟五字偈,一洗凡眼肉。
過加祿鎮南二十五裡大許店,休焉于逆旅祁宗祥家。
見壁上有幅紙題詩雲:滿院秋光濃欲滴,老僧倚杖青松側。
隻怪高聲問不應,瞋餘踏破蒼苔色。
其後題雲滏水僧寶黁。
宗祥謂餘,此光黃間狂僧也。
年百三十,死于熙甯十年,既死,人有見之者。
宗祥言其異事甚多。
作是詩以識之。
黁公本名清戒,俗謂之戒和尚雲。
黁公昔未化,來往淮山曲。
壽逾兩甲子,氣壓諸尊宿。
但嗟濁惡世,不受龍象蹴。
我來不及見,怅望空遺躅。
霜顱隐白毫,鎖骨埋青玉。
皆雲似達摩,隻履還天竺。
壁間餘清詩,字勢頗拔俗。
為吟五字偈,一洗凡眼肉。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明代:
林大春
五岳年来梦已虚,凭君犹自忆匡庐。归途倘过东林社,好寄渊明一纸书。
五嶽年來夢已虛,憑君猶自憶匡廬。歸途倘過東林社,好寄淵明一紙書。
明代:
守仁
垤鹳何翩翩,颇与鹤同类。秦人罗致之,怜爱无不至。
固无警露姿,实有乘轩贵。羽毛已鲜泽,习性亦骄恣。
垤鹳何翩翩,頗與鶴同類。秦人羅緻之,憐愛無不至。
固無警露姿,實有乘軒貴。羽毛已鮮澤,習性亦驕恣。
:
姚佳
零陵人物望中仙,石室兵书物外天。一路花光红不息,九嶷山色郁相连。
潇湘夜雨怜斑竹,巴蜀春风响杜鹃。翌日紫霞铺碧水,浯溪行尽绿杨烟。
零陵人物望中仙,石室兵書物外天。一路花光紅不息,九嶷山色郁相連。
潇湘夜雨憐斑竹,巴蜀春風響杜鵑。翌日紫霞鋪碧水,浯溪行盡綠楊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