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史
词语解释
外史[ wài shǐ ]
⒈ 指野史、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英unofficial history;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区的王令、四方地志等。
引《周礼·春官·大宗伯》:“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
宋 陈亮 《三国纪年序》:“自当时之诸侯,国各有史,一言一动,罔不毕载。故四方之志,外史掌之。”
清 黄遵宪 《三哀诗》:“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⒉ 指稗史及某些旧小说。如旧题 汉 黄宪 的《天禄阁外史》、 清 吴敬梓 的《儒林外史》。
⒊ 旧时文人常用作别号。如 元 张雨 称 句曲外史,清 恽格 称 白云外史。
国语辞典
外史[ wài shǐ ]
⒈ 非正史,大抵为琐记及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近别史
⒉ 文人常以此作为雅号。
引《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传一·赵埙传》:「入见,赐之宴,赋诗称旨,除广信教授,自号荣阳外史。」
⒊ 职官名。职掌记录王者下达于京畿外的命令,并掌理四方邦国志书,三皇五帝的典籍 。
最近近义词查询:
遥远的近义词(yáo yuǎn)
笑嘻嘻的近义词(xiào xī xī)
张开的近义词(zhāng kāi)
风光的近义词(fēng guāng)
精致的近义词(jīng zhì)
邻居的近义词(lín jū)
同情的近义词(tóng qíng)
柔软的近义词(róu ruǎn)
伴同的近义词(bàn tóng)
远方的近义词(yuǎn fāng)
不但的近义词(bù dàn)
务必的近义词(wù bì)
必定的近义词(bì dìng)
声息的近义词(shēng xī)
成衣的近义词(chéng yī)
一视同仁的近义词(yī shì tóng rén)
转变的近义词(zhuǎn biàn)
诸位的近义词(zhū wèi)
缓慢的近义词(huǎn màn)
庶民的近义词(shù mín)
困难的近义词(kùn nán)
色泽的近义词(sè zé)
出席的近义词(chū xí)
打量的近义词(dǎ liang)
木排的近义词(mù pái)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yǒu mù gòng dǔ有目共睹
- tǎo lùn讨论
- dú wù毒物
- bǎi guān百官
- nà yàng那样
- shàng fāng jiàn尚方剑
- guān guāng观光
- wú fāng无方
- yī tóng一同
- méi shì没事
- jìng tǔ净土
- tiǎo zhàn挑战
- guāng rùn光润
- shén jiàn神剑
- sān fāng三方
- xíng shì zhǔ yì形式主义
- bǔ zhù补助
- shuō dōng dào xī说东道西
- dà suàn大蒜
- wéi wù zhǔ yì唯物主义
- fāng xiāng tīng芳香烃
- guǎn cái管材
- yōu dài优待
- yì cǎo qí huā异草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