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声敛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连连屏声敛息,不敢作声。”
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例子连连屏声敛息,不敢作声。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
基础信息
拼音píng shēng liǎn xī
注音ㄆ一ㄥˊ ㄕㄥ ㄌ一ㄢˇ ㄒ一
繁体屏聲斂息
感情屏声敛息是中性词。
用法作定语、状语;指悄不出声。
近义词屏声静气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从俗就简(意思解释)
- 烽火连年(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释)
- 结驷连骑(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分门别类(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释)
- 东道主(意思解释)
- 土生土长(意思解释)
- 凤友鸾交(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妨功害能(意思解释)
- 除恶务本(意思解释)
- 现实主义(意思解释)
- 见所不见(意思解释)
- 去住两难(意思解释)
※ 屏声敛息的意思解释、屏声敛息是什么意思由文库宝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祸乱滔天 | 形容灾祸、战乱极其严重,天下动荡不安。 |
木本水源 |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书通二酉 |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
以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
苦思冥想 |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
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姹紫嫣红 |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
扶摇直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珍楼宝屋 |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