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壶敲缺的成语故事


唾壶敲缺

拼音tuò hú qiāo quē

基本解释见“唾壶击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唾壶敲缺的典故

晋朝时期,大将军王敦忧国忧民,面对当前的局势总是十分感慨。每次喝完酒后总是吟咏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边吟咏一边用如意敲打唾壶,壶口都给敲破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唾壶敲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安身之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强中自有强中手 元·无名氏《隋何赚风魔蒯彻》第三折:“你个萧何休夸蒯彻舌,这的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炒鱿鱼 张贤亮《出卖“荒凉”》:“绝对听从我指示,做不到这点,立即‘炒鱿鱼’!”
卑谄足恭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五宗世家》:“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
不敢苟同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红花会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物尽其用 马烽《典型事例》:“这倒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两全其美。”
自怨自艾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堂堂一表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
陈言务去 唐 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功成名就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