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誉沽名的成语故事


吊誉沽名

拼音diào yù gū míng

基本解释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出处《管子 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 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暂未找到成语吊誉沽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吊誉沽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莫衷一是 清 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太岁头上动土 元 无名氏《打董达》第二折:“我儿也,你寻死也,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
逸游自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德容言功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目不忍见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官僚主义 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第二,动员群众的方式,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
惊鸿艳影 清·王韬《鹃红女史》:“遥见楼头有一女子凭栏临波凝睇,素妆淡服,丰神绝世,惊鸿艳影,湖水皆香。”
时至运来 南朝 宋 颜延之《大筮箴》:“时至运来,当在三五。”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