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月夕的成语故事

拼音huā zhāo yuè xī
基本解释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出处《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花朝月夕的典故
唐朝时期,北方的魏州等地土地辽阔,兵强马壮,那儿的节度使虽受封于皇帝,罗威自己继承父位,皇帝也只好承认。他喜欢儒家文化,藏书很多,经常与一帮文人墨客迎风作赋、对月作诗,他把自己花朝月夕作品命名为《偷江东山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花朝月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疾如旋踵 | 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不务乎?” |
以权谋私 | 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以权谋私,化公为私。” |
用心良苦 | 清·钱谦益《题怀麓堂诗钞》:“孟阳于恶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诗疗之,曰:‘此引年之药物,亦攻毒之箴砭,其用心良亦苦矣。’” |
苦思冥想 | 巴金《创作回忆录 关于<激流>二》:“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写得快,说我‘粗制滥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
笃近举远 |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
当机立断 |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
坏法乱纪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
目不忍见 |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
供不应求 | 《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每天生产一至二吨,供不应求。” |
归马放牛 |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