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歜羊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出处宋 苏轼《答李端叔书》:“不肖为人所僧,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
例子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三子皆鸿生硕彦,目无古今,乃昌歜羊枣,异代同心,何哉?”
基础信息
拼音chāng zàn yáng zǎo
注音ㄔㄤ ㄗㄢˋ 一ㄤˊ ㄗㄠˇ
繁体昌歜羊棗
感情昌歜羊枣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个人所好。
近义词羊枣昌歜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连绵不绝(意思解释)
- 乘风破浪(意思解释)
- 反哺之私(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患难与共(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囊萤照雪(意思解释)
- 救经引足(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 精兵强将(意思解释)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释)
- 为万安计(意思解释)
- 鲜为人知(意思解释)
※ 昌歜羊枣的意思解释、昌歜羊枣是什么意思由文库宝典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遏恶扬善 |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
满腹经纶 |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
没里没外 |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寒木春华 |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